深度解密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的鱼雷艇

鱼雷艇是一种体型小巧、行动迅捷的海上作战工具,主要使用鱼雷作为战斗武器。由于这种战船可以一次性发射多枚鱼雷,攻击力十分了得,所以常被用来攻击由老式战船和现代无畏舰组成的敌军舰队。

鱼雷是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水战武器,最早装备鱼雷的轻型快艇后来就被称为“鱼雷艇”。鱼雷艇的出现无疑给只有能力装备小型战舰的海军弱旅带来了一线曙光,因为这种战艇体型虽然比任何一种战舰都要小,却有能力击沉吨位最重的大型战船,性价比非常高;而且由于造价相对便宜,即便是国防军费再有限的军事小国也买得起、造得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大多数参战国的海军都有鱼雷艇舰队。这些舰队按照航程的远近可以分为两种:一类是专门用来在沿海地区执行任务的,航程较短;另一类则是用来执行远洋任务的远程舰队。不过,远程舰队不久就被更大、更快又同样装备了鱼雷发射系统的驱逐舰取代了。

负责沿海任务的鱼雷艇除了基本的鱼雷发射装置外,还配有机关枪。但面对危险时,杀伤力了得的武器却不如快速的逃跑来得有效。由于这种鱼雷艇航程很短,所以一旦需要执行远洋任务,就得用拖船拖到战场附近,或是把它们屯在大型支援舰——也就是鱼雷储藏船——的甲板上,等到达目的地时再放入水中。

开战时,意大利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海岸鱼雷艇队。索西耶特·威尼斯汽车制造厂是当时顶尖的军工企业,该厂生产的16吨级MAS艇于1915~1918年期间成功地在亚得里亚海上打了许多次游击战,被民族主义作家加布里埃·邓南遮冠以“以一敌百”的称号。

多在夜间行动的MAS艇于1918年6月10日迎来了它们的巅峰时刻。当日凌晨3点,两艘MAS艇在亚得里亚海北部的普利姆达岛附近海域袭击了奥匈帝国的驱逐舰“圣提斯塔万号”,路易吉·里佐司令指挥其中的MAS15号艇

打出的一发致命鱼雷致使奥舰在三个小时后沉人大海。此役在精神上严重地打击了奥国海军,使其自此以后再也不敢派出自己的主力舰队参加海战。这也是里佐个人的第二次大胜,在此之前,头一年的12月9日,他还曾指挥MAS9号在的里亚斯特附近的穆吉亚湾击沉了奥国老式战舰“韦恩号”

海岸摩托艇是在大战结束后几个月、驻俄英军卷入了俄国内战时才登场的。当时,这支英国海军部队在刚独立的芬兰境内选择了一个港口作为基地,以布尔什维克为目标发起了两次卓有成效的袭击。1919年6月17日,海军上尉奥古斯丁·阿加指挥的三座CMB4艇在克朗施塔特港击沉了“奥列格”号巡洋舰。同年8月19日,这支部队的克劳德·多布森司令指挥着7艘CMB艇向重重防御的克朗施塔特港发动了最猛烈的攻击,以三艘摩托艇为代价,击沉了武装巡洋舰“帕米亚特阿左瓦”号和驱逐舰“佩特罗帕瓦洛夫斯科”号,并重创了战列舰“安德雷佩沃兹万尼”号。

好了,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的鱼雷艇,我们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好,我是顽皮,我们下期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