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花农”曾建伟:以产业振兴乡村
市委市政府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独具成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昨日,乡村振兴也引起代表委员的热议。“我今年带来的建议是关于成都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大了说,也是关于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花卉苗木产区的系统开发与建设。”成都市人大代表、从事了28年花木事业的曾建伟昨天对成都商报记者说。
昨天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当了28年“花农”的曾建伟印象最深的便是关于乡村振兴的章节。
“本身我们成都的农村在全国都是发展比较好的,如果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进一步找准定位、持续发力,我相信成都的农村会越来越好,农民也会过上让城里人羡慕的生活。”
作为一个“花农”,曾建伟从事花木事业已有28年,亲身经历并参与了以温江区为核心的川西花卉苗木产业经营和发展。“川西花木经过几十年的快速成长,实现区域内外规模化生产面积100万亩,资产几百个亿,已经在国内花木形成了华东、华南、西南三足鼎立,各领风骚的局面,并以川西盆景、精品苗木、时令花卉三大品牌以及伴随着蓉欧快铁一带一路销往欧洲、享誉中外。”说起温江的花木产业,身为温江花卉协会会长的曾建伟满是自豪。
当然,曾建伟也深感温江花卉产业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此次参加市两会,他就带来了自己关于温江花卉产业发展的两方面建议。
曾建伟认为,乡村振兴必须首先依靠产业,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甜头,乡村才会兴旺。而温江等区(市)县的花卉苗木产业,就是一个很好的区域支撑产业,而且可以聚合起来,抱团发展。“我建议将包括温江区、郫都区、都江堰市、崇州市在内的川西花木核心产区,作为一个大型的天府花卉博览园统一规划、分板块建设、区域间协同管理、发展。咱们温江区首先作为启动区作示范建设,这样将产区、园区、景区一体化,建设、维护成本低、社会价值大。大型的天府花卉博览园成为都市人的大后花园。既满足了城市功能的配套需要,也符合了西控的策略,同时承担了城市生态屏障的维护需要,更符合我市全域旅游大发展的需要。”曾建伟说。
曾建伟认为,天府花卉博览园能充分利用现有规模的苗木产区(50万亩连片)多元应用,优化提升、高效植入三产元素,形成叠加复合效应。是优秀的产业与城市建设功能配套需要的有机结合,是产业资源多元化和社会资源共享化的美好愿景,也是大城市大花园快速建设的优选捷径,项目的快速实施可以取得很多相得益彰多元共赢效果。“如果能够形成一条完整、庞大的产业链,对成都市生态建设,乡村振兴来说,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曾建伟说。
曾建伟还进一步提出,希望在成都建设一个国内一流的花木集散市场。他介绍说,初步统计整个大成都区域花木有100多万亩,一年的交易额大约有100亿元,温江是20个亿左右。“而这么大的交易体量,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花木交易市场。建议由政府或国资公司牵头,结合地方民营资本,在川西花卉苗木的核心温江区建设一个类似于华东夏溪花卉世界和萧山花木市场、华南芳村花卉世界、陈村花卉大世界一样的大型花木集散市场。维护川西花木几十年发展的成果和区域品牌提升,并促进川西花木产业继续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强川西花木在全国花木市场的竞争力。”
曾建伟认为,川西花木市场的规划建设,不仅仅是服务产业,更能进一步促进城乡稳定发展。有了完整规范的市场,通过庞大市场集成效应,市场杠杆机制能优化提升农村就业群体,更多地留下和吸引优秀从业人才。“有了优秀人才,就能更好更快地实施我们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咱们成都的经济建设发挥更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