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考古学:一种新视野与新方法

媒介考古学 (media archaeology) 作为近年来媒介研究的新方法, 在海外已有许多学者对其展开论述, 在理论范式的建立与具体媒介研究中的实际运用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媒介考古学作为一种新的视野和方法,具有丰富的意涵,接下来由羊村传播小羊带你一览国内外学者对于媒介考古学的观点。

(1)作为一般意义而言的媒介考古学,旨在充当时光机的作用,在历史的多个时刻停驻,并激发人们意识到这些时刻之间的相互联系。作为一种时光机,媒介考古学从人们的遗忘中挽回那些多样而另类的往昔,并让它们再次紧密相关,从而促进人们以全新的方式来思考媒介。

埃尔基·胡塔莫,尤西·帕里卡.媒介考古学:方法、路径与意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1-15.

(2)“媒介考古学”的提法脱胎于“电影考古学”(archaeology of cinema) 与“知识考古学”(archaeology of knowledge)。媒介考古学有意避开典范 (canonical) 媒介的赫赫往事,致力于寻访那些湮没无闻的媒介物,拼接碎片,追溯前史,重估价值,试图梳理出那些被遗忘、被忽视、被遮蔽的历史线索,借此拓展新兴媒介的研究空间。

(3)媒介考古学通常与旧媒介在文化和技术层上的重新发掘相关联——这种方法在历史话语中仍然为人们所熟悉。媒介考古学被人们理解为对认识论结构的分析(包括机械的和逻辑的),但它并非仅仅寻求对过去被遗忘或被无解的媒介的救赎,也非局限于对技术媒介原始和历史的重建。

埃尔基·胡塔莫,尤西·帕里卡.媒介考古学:方法、路径与意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1-20.

(1)媒介考古学在20世纪90年代崭露头角,其先驱是基特勒,齐林斯基,埃尔基·胡塔莫和埃尔塞瑟等学者。然而,若在时间的长河中进一步追溯媒介考古学的元素,我们便会回到福柯,库尔提乌斯,瓦尔堡以及本雅明等学者所作的开创性贡献。

埃尔基·胡塔莫,尤西·帕里卡.媒介考古学:方法、路径与意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1-2.

(2)媒介考古学所描画的历史图景,仿佛是本雅明的“星座”比喻。天空中的星聚合在一起,看起来仿佛一个平整的平面,但实际却包含了巨量的时空差异,星座形成了时间和空间的奇妙聚合,不同的过去、过去与现在被并置挤压在一起,时间被转换为空间,瓦解了惯常的线性历史。

(3)电影考古学与德国媒介理论是媒介考古学的主要理论资源。德国媒介理论内部可以分出两条不同的脉络:一条是以基特勒为代表的媒介物质恢复,考察“作为文化技术的媒介”;另一条是以齐林斯基为代表的媒介变体分析,考察“作为地质岩层的媒介”。基特勒和齐林斯基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前者旨在恢复媒介的物质性,而后者则注重寻访媒介的异质性。

(4)一大批思想已为媒介考古学提供了灵感。文化唯物主义、话语分析、非线性时间概念、性别理论、后殖民研究、视觉和媒介人类学以及新游牧主义哲学等多样化的理论均属这一混合体。

埃尔基·胡塔莫,尤西·帕里卡.媒介考古学:方法、路径与意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1-15.

(1)媒介考古学的价值在于可以在主流的媒介现象之外辟出另一条线索,打通媒介的历史、类型与机制间看似无法逾越的时间性障碍。

(2)对于媒介考古而言,即在标准的历史之外,将媒介视为一种物质档案,研究它的发明、载体、机制、设备、空间在时间中的流变,对我们施与的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到我们身体、感官与认知的构成之中。

杨北辰.“新物质主义”视野下的电影媒介考古学[J].电影艺术,2018(03):11-17.

(3)从媒介的演化过程入手对媒介持存的影像痕迹进行考古,这是媒介考古学研究的核心。媒介考古,还原了媒介与艺术、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以媒介的小切口切入了对社会机制和意识形态的分析。

李立.电影本体论的嬗变——媒介考古学引起的思考[J].艺术评论,2019(06):140-150.

(4)媒介考古学一直在打破宏大历史观中的“新—旧”对立问题,是在历史中重新去发现一些可供书写的不同篇章,媒介考古所做的不是去阐释,而是不断去追问作品背后的深层意义,它所追问的是媒介的物质性,去关注的是技术和物质的本身,尽量不去介入人的主体性,是世界转向“物”的立场。

(5)媒介考古学在意识形态上,以及就媒介考古学与那些已建制的学科(历史学、电影与媒介研究、文化研究)的自由组合和差异而言,保留了未学科学化的无政府主义状态:它致力于一种在场的话语(不论是浪漫史的,还是反讽式的),该话语对这些学科的认识论规范和既定价值提出了重大挑战。

埃尔基·胡塔莫,尤西·帕里卡.媒介考古学:方法、路径与意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315-322.

“媒介考古学”在20世纪90年代崭露头角,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术出版物中,学界诸学者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及使用方式亦不尽相同。作为一个尚未成建制的学科,“媒介考古学”并不局限于媒介研究,相反,它是艺术史、电影研究、建筑、科技史和当代文化理论中许多主题和思想的重要桥梁,贯穿于各个学科之间,也与后人类主义,新物质主义等思潮形成了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