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师顾少强:因辞职信走红旅行途中遇到爱情如今过得还好吗
在人生的某个时候,我们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命运主宰了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世上最大的谎言 —— 保罗·戈埃罗
草原上的的羚羊如果停止奔跑就会失去生命,这是动物的生存之艰,人类社会同样有类似的艰难,不同的是代价替换为生命以外的其他筹码。
每个人都想做自己生活的主宰,但大多数人成为了被主宰的一方,这样的群体数量不断扩大,让人们以为命运一开始就是注定的,并始终相信宿命论。
当一个可以主宰自己的人出现时,他们好像见到了神明一般追捧,女教师顾少强就是这般的“神明”,因为一封辞职信走红网络,成为人们心中的情怀偶像。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河南省实验中学心理教师顾少强的辞职信的全部内容,面对如此简短而又任性的辞职信,校领导也选择了批准。
此事件曾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这封辞职信也被称为“最具情怀的辞职信”,信件的作者顾少强也成为了话题人物。
2004年,顾少强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同年进入河南实验中学任心理教师,工作热情认真,曾获得多项荣誉,她的心理课多次被评为省级心理健康优质课。
顾少强还在2012年加入了郑州市心理讲师团,参与大型公益心理讲座。作为心理讲师,她在学生心中也收获了好人缘,实验中学的毕业生在谈及顾少强的课程时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她不仅和蔼可亲,而且课程浅显易懂,听她的课每每都能让心中充满希望和眼光。
正当顾少强的事业蒸蒸日上时,她却在2015年向实验中学递交辞职信,顾少强也成为了网络红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她的辞职行为并非冲动之举,属于自己深思熟虑后的理性决断。同时辞职原因也不是体制的束缚,而是向往着另一种生活方式,她会对自己负责。
在谈及未来的规划时,顾少强提到会首先考虑谋生,然后再去追求诗和远方。教师本是安稳得令人羡慕的工作,每年都会有寒暑假,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如今顾少强却放弃这样的好工作去另谋生路,也有很多网友对此感到不值。
但是她选择了不受任何牵绊和遵从内心,勇敢去追求世界的远方,这样的魄力是那些被生活工作捆绑的人无法企及的。在成为网红后,她的个人生活在持续被关注,而辞职的真实原因也逐渐浮出水面。
其实吸引顾少强的不仅仅是远方的风景,还有旅行途中遇到的爱情。顾少强的辞职信获批后,她首先来到成都见到了于夫,这个男人将成为未来生活中相伴的爱人。
他们的故事开始于2015年的春节,当时顾少强在云南大理旅游,在一家咖啡馆,两人初次见面相识。
经过一番交谈,顾少强对于夫渐生好感,她眼中的于夫是一个与她同样热爱生活,追求真实情感的人,一段时间的相处让他们感受到歌词中“咒骂人生太短,唏嘘相见恨晚”的意境。
假期结束后,顾少强回到郑州继续教书,于夫回到了成都继续做理发店生意,两人在各奔东西前互留微信,他们之间那些没有说完的话在以这样的方式延续着。
一个月的时间,爱情的种子在这对单身男女心中生根发芽,静待花开,顾少强和于夫确立了恋爱关系,并在为他们今后的生活作规划。于夫放弃了理发店生意,顾少强也选择了辞职,他们相伴去看那美妙的世界,进行了三个月的旅行生活,这段时间二人几乎形影不离。
感情的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这对仅仅相识几个月的情侣竟开始商定携手走进婚姻殿堂,他们计划未来在成都定居。不仅仅是生活,他们连未来的事业都规划好了,准备在成都开一家客栈,做一个青少年心理培训项目。
2015年7月6日,顾少强和于夫登记结婚,他们的客栈也在成都街子古镇开张了,取名“远归”,寓意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提供一个宾至如归的心灵港湾。
3个月后,他们的婚礼也在这家客栈内举行,这是一场极简的婚礼,没有仪式和婚戒,只是邀请亲朋喝喜酒,准确说更像是一场有特殊意义的聚餐,是她如今回归生活最好的证明。
据了解,成都是他们旅行的首站,成都人民的热情给顾少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或许正是他们定居成都的原因。顾少强曾在离职前明确表示不会涉足商业,如今的客栈显然与她的初衷背道而驰了,这并不是她唯一的商业记录,在同年8月她还以网红身份为一家旅游网站代言。
从辞职信走红到登记结婚参加商业代言,这是顾少强再度回归公众视野,正当人们以为她会利用名气进军商业领域时,“远归”客栈似乎成为了她最后的归宿,在生活面前,顾少强何尝不是一位需要心灵港湾的羁旅客,如今他们也成为了幸福的三口之家。
顾少强为什么会成为网红?或许是因为她做了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放弃体制平稳工作、旅行遇到爱情闪婚、遵从内心做喜欢的事,这其中任何一件事都是普通人可望不可及的。
只是因为他们会被生活所累,会瞻前顾后,最终要么在改变前就已经虚度此生,要么在改变后顾此失彼,而顾少强近乎做到了完美。
顾少强是一位情怀偶像,她的走红是虽然是偶然的,但同样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社会需要这样的情怀偶像,让忙碌中的打工人有了心灵的追求,只是恰好此时的顾少强勇敢的迈出了这一步。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顾少强,关键在于你是否敢于抛弃现有的一切去勇敢追寻,不仅仅在于能在实现目标后感谢曾经的自己,更在于结果事与愿违时感受到自己的人生没有留下遗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