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拉吉
初识拉吉,是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国际机场,这是一位皮肤黝黑、矮小敦实的尼泊尔中年男子,他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初次见面,就给人以沉静、淳朴的感觉。
拉吉是我们参观考察团的当地陪同。多年来,我结识过不少国际友人。茫茫人海中,拉吉并不起眼,却有其特别之处。
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对中国的友善。从机场到加德满都市区路上,他一路介绍,深情地对我们说,这是50年代中期中国援建尼泊尔的第一个项目,也是加德满都市区最宽广的一条大道,正是这条大道,让尼泊尔人民认识了中国,这条大道连接着尼中两国人民的感情和友谊。半个世纪过去了,中国援建尼泊尔的项目不断增多,尼泊尔人民与中国人民的感情也愈加深厚。
我们的访问行程很紧,拉吉一丝不苟地衔接好每一场活动。人在异域,难免心存藩篱。但在与拉吉的朝夕相处中,他所给予的温暖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地理、民族、国界带来的心理距离。每次出发前,他都要关切地问我们,衣服薄不薄?外套带了没有?护照带了没有?每到一地,他都是来回地奔忙,执意为每人端来饮料,送上小食品……
拉吉的友善毫不做作,也不是一味谦卑。这使我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中的片断:一位酒店老服务员对学徒说,“要学向日葵。它尊重太阳,向太阳鞠躬。”
拉吉会英语、印度语和汉语。他曾是英语导游,随着到尼泊尔投资贸易和旅游观光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他又学了汉语,现已能用流利的汉语和中国人交流了。
在和拉吉相处的日子里,我看到对于并非他分内的事,他也会欣然接受。在博卡拉,几位团员慕名想去拍摄日出时的雪山,拉吉当即表示次日凌晨带他们去。大家担心他太辛苦,可他却说,我希望你们能把尼泊尔最美丽的景色拍下来,带回中国。
尼泊尔是宗教国度,拉吉也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大学所学专业是商务,读研究生时学的佛教哲学。也许是信仰和专业的渗透,他总显得那样从容淡定。对事,无论多忙、多急,他都不愠不躁,泰然处之;对人,无论是外国客人,还是官员和百姓,他都友善相待。我喜欢拉吉淡定平和的气质,更钦佩他在日常点滴中实践自己的信仰。
尼泊尔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集市上千姿百态、特色浓郁的生活用品和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爱不释手。有拉吉在,我们完全没有提防被商业欺诈的忧虑与烦恼。他带我们去的都是实实在在价廉物美的地方,让人乘兴而去,满意而归。
即将踏上归途前,拉吉依依不舍地对我们说:各位中国贵宾,您们就要离开加德满都回国了,尼泊尔没有像中国像上海那样的高楼大厦,我们的国家还很落后,但我们的政府很努力,我们的人民很勤劳,我们会不断学习,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在这几天的行程中,我可能有很多不足,希望你们把不愉快的记忆留下来,把愉快美好的记忆带回去,告诉更多的中国朋友,尼泊尔欢迎您。随后拉吉又以一首《朋友再见》为我们送行。歌声里没有黯然神伤,只有友谊的温馨绵长。大家在宾主尽欢中依依惜别。直到坐上回程的飞机,拉吉的歌声依然在我耳际回响。
拉吉曾对我们说过,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抽出时间到中国、到云南去旅游,看看中国的风光,了解中国的发展。拉吉,我盼望着你的中国之旅早日成行,盼望着再见到你那真诚友善憨厚的笑容。
孙政才任重庆市委书记宁夏地震兼任政法委书记赵乐际任中组部长发帖被劳教村官获释白酒业塑化剂门美国大杏仁是扁桃仁汪小菲否认张兰失踪女子晒连体钞票礼服金正恩推骑马运动广州地铁起火京广高铁将开通徐峥否认出轨赵本山脑里有11根钉子黄晓明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