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巴黎隐藏的“人间地狱”:毒贩24小时“营业”被抓到3个月就放

近日,据《》报道,在法国巴黎的拉科尔林区,已在多年的犯罪分子的积累下,正在逐渐被毒品沦为一个“人间地狱”。根据介绍,从19世纪开始,巴黎北部地区的拉科尔林区就是最混乱、贫穷的地方。而到如今,与巴黎这个现代化都市格格不入的是,在这片街区中,大街小巷随处可以见到流浪汉,非法移民,布满灰尘的空气与注射器混合在一起,这里因此也成为乐巴黎最脏乱的一个区。

在《》的采访中,27岁的查理·鲁伊讲述了其一天的生活生。每天起床,便到巴黎各个旅游景点乞讨,只要能够乞讨到10几欧元的钱,他便会迅速来到拉科尔林区购买可卡因。据悉,查理·鲁伊每天至少三次来到这个法国最大的露天可卡因交易场所。

据法国媒体《费加罗报》报道,几年来,随着巴黎市中心的大规模改造,许多当地的贫穷住户被赶到了市郊,于是他们便集中在拉科尔林区,因为这里有便宜的租房。然而,这些人在当地“犯罪基因”的感染下,逐渐融入了这片犯罪天堂中。而越来越多的瘾君子与抢劫犯,也让很多生意人逃离这里,剩下的大多数都是罪犯、非法移民。

据《》报道,拉科尔林区是巴黎的一个“毒品俱乐部”,在这里,瘾君子们可以随便买到各种毒品,毒贩24小时全天候“营业”。在拉科尔林区的大街小巷中,随处扎满了毒贩、瘾君子、非法移民的帐篷,虽然警方每周都会来清理一次,但往往警车还没有驶出拉科尔林区,这些“流浪汉”便很快将帐篷搭建好。

在接受《巴黎人报》的采访中,巴黎第18区的新任警长艾玛纽埃尔·奥斯特介绍说,在她上任之初,就知道拉科尔林区是全法国“最危险的区”。 艾玛纽埃尔·奥斯特说道:“自去年11月上任以来,就把打击毒品犯罪列为首要目标,18区500名警察在2019年上半年共抓捕了300多个毒贩。”

然而,令艾玛纽埃尔·奥斯特无奈的是,在法国,尽管人赃俱获抓到毒贩并叛其有罪,刑期往往只有1到3年。其中有60%的毒贩仅仅关押3个月就被释放。艾玛纽埃尔·奥斯特说道:“这根本就算不上判刑。”

艾玛纽埃尔·奥斯特介绍说,巴黎总计有超过8500人吸食可卡因,其中大部分人都在拉科尔林区,其主要原因是巴黎的房地产开发者们将毒贩赶到了郊区,最终云集在这里,她说:“毒贩、瘾君子、抢劫犯、非法移民、非法等等全部汇聚在这里,这里已经成为巴黎的火药桶。”

据了解,目前巴黎正在当地推动“三年反毒计划”,在900万欧元的资金支持下,拉科尔林区将会修建“休息和健康中心”,吸毒者将会在这里可以选择几十种住宿环境,甚至在拉科尔林区的市中心合法吸毒。而在拉科尔林区紧邻的巴黎第10区,巴黎市政府在当地开设了法国第一家“吸毒室”,从而为第拉科尔林区的吸毒者提供援助,帮助他们分散,避免集中。但目前,巴黎的这一措施,还没有产生明显的成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科尔:拉什福德这赛季变得更自信了球员没有自信可不行

直播吧1月21日讯 曼联名宿安迪-科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赛季拉什福德变得更自信了,这也是他近期状态如此出色的原因。

当被问及拉什福德身上有什么变化时,科尔说:“他现在变得更自信了,进球越多,你就变得越自信。很明显,他在季前准备做的那些事情,现在都让他受益。教练给了他一些信心,也收到了回报。”

“自信对球员来说太重要了。人们可以说其他方面也很重要,但如果你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你就不能表现出来。上赛季,每个人都在谈论为什么他没有发展成我们想象中的球员。现在,我突然看到了拿他和亨利比较的言论。唯一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改变的,是你比赛的感觉。”

“作为一名前锋,我能理解这一点。当你缺乏信心时,你不会去寻找机会。对我来说,在这赛季之前看着拉什福德,他很少进禁区,很难看到他铲射破门。突然,在周六对曼城的比赛中,他用那样的方式取得了制胜进球。如果是上赛季,他可能进不了这样的球,因为他太担心错过机会了。我保证如果他每场比赛都这样,他能一直进球,因为这种机会一直存在。”

毒品把巴黎北郊变成“人间地狱”

地面布满灰尘,散落着枯叶和用过的注射器,尿液和垃圾的臭味弥漫在空气中。这里是法国巴黎最肮脏的街区之一,位于这座“花都”北郊第18区的拉科尔林。在法语中,它的意思是“小山丘”。

27岁的查理·鲁伊每天光顾至少3次,每次都遵循同样的流程:在热门旅游景点附近的一些咖啡馆里乞讨几十欧元,然后来到拉科尔林。这里有法国最大的可卡因露天市场。

鲁伊从14岁开始吸毒。他告诉美国《》,瘾君子们管这里叫“地狱”。“附近的居民被我们带来的混乱连累了,他们一定也把这里叫‘地狱’。”

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近几年,拉科尔林已沦为困扰巴黎北部地区的毒品危机的象征。巴黎市中心大兴土木,把居于社会底层的穷苦人驱赶到城市边缘。

当地居民抱怨,瘾君子的存在让他们担惊受怕、忍无可忍。买卖人发现生意大不如前,因为顾客都被吓跑了。

起码从19世纪中叶的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开始,巴黎北部地区就是一片混乱、贫穷的土地,但当地人认为,嚣张的毒品贸易让局面雪上加霜,这才是“最后一根稻草”。“别处也有别处的问题,比如烧车、走私和卖淫。这些事在我们这里一个都不少,但移民和瘾君子带来的暴力、苦难,让这片社区变得不像人待的地方。”59岁的突尼斯裔拉菲娅·比比告诉《费加罗报》。

据《》报道,在拉科尔林,随处都能买到毒品,毒贩24小时“营业”。生意络绎不绝,每天都有好几百人花15欧元买一块“冒烟的棒棒糖”(强效可卡因)。街区的空地上扎着帐篷,几十名吸毒者住在里面,跟无家可归的非法移民混居。

每周二,警方都来扫荡这片地区,将临时搭建的贫民窟夷为平地。然而,不出几个小时,帐篷群就会死灰复燃。

吸毒者们在公厕里卖淫。每天都有人斗殴,毒贩们用路边垂下的电线互相威胁,他们的主顾挥舞着美工刀。

“忘了伍迪·艾伦的巴黎吧。”负责在拉科尔林巡逻的一名警察告诉《》,这位美国导演的电影《午夜巴黎》距离真实的巴黎“远得不能再远了”。

埃玛纽埃尔·奥斯特是巴黎第18区的新任警长,这片地区有远近闻名的蒙马特高地,也有“巴黎最危险、治安最差的区”的恶名。

奥斯特告诉法国《巴黎人报》,去年11月她上任时,就把打击毒品列为首要任务。在她领导下,18区的500名警察总动员,仅在2019年上半年就抓捕了300多名毒贩,比2018年全年抓的还多。

但《巴黎人报》指出,在法国,毒贩即使被判有罪,刑期往往也只有1年至3年,六成案例中罪犯的入狱时间不超过3个月。在很多人看来,这简直“算不上刑罚”。

《》称,巴黎约有5000至8500人吸食可卡因,这个数字常年保持稳定。奥斯特认为,拉科尔林突然进入公众视野不是因为吸毒者骤增,而是因为市中心近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把瘾君子赶到了郊外。原本被藏着掖着的“脏事”,就此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

在拉科尔林为吸毒者提供帮助的非政府组织指责称,警察频繁造访加剧了紧张局势。但他们承认,毒品、毒贩、瘾君子云集于此,这里本来就是个火药桶。

8月中旬,顶着近40℃的酷暑,援助组织“沙隆”的志愿者们在拉科尔林街头分发了150多支注射器、成打的避孕套、白毛巾和无数杯水。《》称,“沙隆”是得到巴黎市政府资助的援助组织,也是很多流浪者唯一指望得上的救济。

“我们敦促吸毒者来我们的办公室看看,至少来歇口气,但他们说,我们离得太远了。”“沙隆”的志愿者伊夫·布伊莱告诉《》,这间办公室离拉科尔林只有3公里远。

一直以来,巴黎第18区被视为巴黎市的北界,拉科尔林所在的“小教堂门”街区是“边缘中的边缘”。18区区长埃里克·勒乔德雷表示,当局“试图将这座城市与其郊区统一起来”。

“然而,就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很多人觉得小教堂门不属于巴黎。”他向《费加罗报》承认。

当地人渐渐适应了新情况,开始对瘾君子熟视无睹,用刻意忽视驱散心中的不安。居民们不希望毒品成为拉科尔林唯一的标签,他们强调,这里的商店照常开门,人们在咖啡馆里与友人闲聊,丝毫不受周围“非法贸易”的影响。

《》称,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最严重的时刻,拉科尔林成了来法寻求庇护者的聚集地。当局在这片小街区建起一座不大的临时避难所,挤不进去的数百人露宿街头。避难所已在2018年被拆除,但许多人选择留下来。

“这里到处都是毒品,人们逃不掉。”34岁的尼穆德·辛格对《》说。2016年他从印度来到这里,如今无家可归。

《巴黎人报》报道称,作为“3年反毒品计划”的一部分,巴黎政府准备在拉科尔林开设一所“休息和健康中心”。在900万欧元的预算支持下,该计划为“沙隆”等组织提供资金,吸毒者能得到几十种临时的住宿选择,甚至在该中心合法吸食可卡因。此前,在紧邻第18区的第10区,政府开设了法国首家合法的“吸毒室”。

“吸毒室”全名“低风险毒品消费室”,位于一所综合医院内。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吸毒者能在医护人员监督下,于相对安全的环境中注射毒品,以便降低他们买到受污染的毒品或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1986年,全球首家合法“吸毒室”在瑞士开放,如今全球已建有近百家,大多在欧洲。2016年10月14日,法国成为第10个开设“吸毒室”的国家,巴黎市长安妮·伊达尔戈和时任卫生部长玛丽索尔·图雷纳出席了“吸毒室”揭牌仪式。图雷纳称赞,这是“打击吸毒成瘾的关键时刻”。

“吸毒室”由专门帮助瘾君子戒毒的“盖亚”组织负责运营,每年的预算为120万欧元。这一设施有单独的入口,内部设有多个隔间,以保护吸毒者的隐私。想在这里注射毒品的人必须登记,但不一定要填写真实姓名,警方也不会将吸毒者强制送来。

法新社报道称,“吸毒室”每天接待200多名吸毒者,已经不堪重负。为此,卫生部长阿涅斯·布赞在7月下旬签署法令,批准建立更多“吸毒室”。巴黎政府官员们相信,随着索邦大学在当地规划的新校区,以及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准备的一系列基础设施陆续建成,拉科尔林将变得更好、更安全。

“我们被无视了。那些当官儿的想在这里建个毒品室,好让吸毒的都在这里扎根。”咖啡馆服务员图菲克·奥奇切对《》说,“他们问过我们的想法吗?”

美联储拉克尔:美国经济或许需要大幅上调利率

金融界美股讯:美国里士满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拉克尔周五表示,美国经济似乎足够强劲,证明有理由大幅升息。

拉克尔今年在利率决定委员会不具有投票权。他表示自己仍支持升息宜早不宜迟,并称美联储7月召开的上次会议本应是收紧政策的“好时机”。

拉克尔在里士满向经济分析师发表演讲时指出,一系列经济分析表明美联储指标隔夜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目前过低。

拉克尔发表演讲前,美国政府公布8月就业增长放缓,这实际上可能排除了本月稍晚升息的可能性。

虽然拉克尔在2018年前都没有政策投票权,但他确实参与了利率政策讨论。美联储决策者之间似乎产生明显分歧,一方支持尽早升息,而另一方则认为应该更加谨慎。

主张应当保持谨慎的人周五得到了数据支持,当天出炉的就业报告显示,美国8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加15.1万个,不及预期。

但拉克尔表示,尽管招聘步伐放缓,美国就业市场仍处于上升之路,升息可能性只会增强,除非就业增长“在未来几个月明显”放缓。

“根据数据的表现,我认为我们拖的时间越久,面临的风险就会大幅提升,”拉克尔在演讲后对记者表示。

美联储在去年12月实施近10年来的首次升息,而且自3月以来一直暗示今年可能升息两次。联储主席叶伦上周指出,她认为升息的理由已经增强;但许多投资者质疑联储今年内会否升息。

拉克尔表示,他担心经济热度提升可能推动通胀率超过联储2%的目标,从而损及美联储的信誉。他称,鉴于近几年通胀率一直低于目标,有关物价上涨的警告“可能不会被大众接受”。

“小心校正政策组合以避免实体经济出现萎缩,这么做的难度很高,”拉克尔说。(路透中文网)